学工动态
心“音”相映|阳光总在风雨后,突破自我舒适区
发布日期:2024-09-10        阅读次数:

我们观察一个人的时候会发现,不管他是否意识到,他都在实现着自我,诠释着他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一个人所有的观点、态度、行为、表情、抱负、习惯及个性等都与这一意义匹配。任何人多的举止都表明他似乎只对生命或者某种自我实现的阐释深信无疑。然而,个体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实现,成长为最好的自己,通常要经历风雨的洗礼。挫折、困难和失败是成长的机会,当然,前提是保持克服苦难的勇气和决心。

心海扬帆——“罗森塔尔”效应

预言的自我实现也被称为自我实现的预言。这个概念来源于一个心理学实验,其实说的就是期待效应对人的影响,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博士和助手来到一所学校进行试验并叮嘱校长对实验保密。新学期,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为了奖励你们,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非常聪明的学生交给你们。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校长再三叮嘱:要像平常那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两位教师非常高兴,更加努力地教学。结果一年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的成绩是全校最优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高出好几倍。记住,其实这些所谓的高智商学生都是随机挑选的。另外,还有一个真相:他们两个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师,而是在教师中被随机抽出来的。

预言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在日常生活中,现实往往会验证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这样的语言通常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有时同学可能会困惑:“为什么我这么倒霉,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如果你没有发现这个心理过程,它就会继续“忠诚”地履行你对自己的预言,因为你说自己不值得被爱和被接纳,预言就要帮你实现这个目标。因此,了解自己的信念尤其是消极信念并保持察觉,是减少消极的自我实现预言的关键。

心灵天地——信任与不信任

甲:“我太太一点儿都不信任我,所以我干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撒不撒谎没什么两样,你呢?”

乙:“唉!我太太却什么都相信我。我结婚前骗她他说我每月有五千元的收入,还有五万元的存款,她竟然相信了。现在我不得不每月借债来充数,因为想不想打破对我的信任。”

心理保健——如何把握舒适区与自我突破的关系?
1. 舒适区范围的扩大建立在不断突破自我的基础上。舒适区的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开始可能只有一块很小的舒适区,一些成功在不断扩大自己的舒适区。

2.如果只呆在舒适区里,突破和实现自我就很难发生。因为每一次的突破一定包含了未知的冒险,而这不是在舒适区能够找到的东西。

3.贸然跳出舒适区的结果可能是退步更多。如果没准备好,仓促地跳出舒适区,我们往往会因为太过不适,而不得不很快退回最初的舒适区,同时还会损耗个体今后想要改变的信心和动力,甚至缩小了舒适区的范围。

4.真正的成长和突破发生在舒适区的边缘,我们需要一些让自己不舒服但是充满创造力的空间。如果你太过舒适,就会缺乏创造力,而站在舒适区的边缘,你会稍感不适,但能够忍受,所以见可能地站到舒适区的边缘,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那种不适感减少或消失了,此时你的舒适区就扩大了,原本是边缘的位置已经不会让你感到不适了。